左輔、右弼的形態概念

左輔、右弼的形態概念

          我們在上一篇「左輔、右弼的助力意義」理解了兩顆副曜的星意義與分別後,今篇可以繼續探討左輔、右弼的其他特性。安星法中,左輔由「辰」宮起一月,再順行至生月安之;右弼則在「戌」宮計一月,然後逆行至生月,其分佈排列會出現下列狀況:

1. 對宮會照:一月、七月生人,輔弼分別在「辰、戌」兩宮;

2. 三合會照:二月、六月生人,輔弼在巳、酉三合會照「丑」宮;或八月、十二月生人,輔弼在卯、亥三合會照「未」宮;

3. 夾宮:三月、五月生人,輔弼在午、申夾「未」宮;或九月、十一月生人,輔弼在子、寅夾「丑」宮;

4. 同宮:四月、十月生人,輔弼在「丑」或「未」同宮。 

左輔、右弼的形態概念

          從上述排列方式得知,排列出來的結果對「辰、戊、丑、未」四個宮位的影響特別集中,當中又以丑、未宮位能完整地收合左輔、右弼的機會較多,這時我們便可留意宮位內配置了什麼主星來判斷盤主的形態風格。一般而言,左輔、右弼是比較適合分配給四大主星,即紫微、天府、太陽與太陰,這就是我們一直所提及的「不需要吉星雲集命宮,而是星曜的配置是否得宜」。至於若是配置非四大主星,那麼形態上便偏向成主星的主動或被動意義;例如「七殺」的本義為「上進、建功立業」,若七殺與左輔同宮,這種上進形態便調節為更加主動發揮;相反若七殺與右弼同宮,便引申為一種被動,星曜的本義並沒有改變,七殺的形態依然上進,只是顯得較為左顧右盼,建功立業的過程會沒那麼明顯,或要經過詳盡的思量,才能作出決定。

 

          至於左輔、右弼在命盤上所排列的方式意義亦有所分別;假設命主使用紫破盤,紫微、破軍在未宮,便能有三種形態收合兩星。若輔弼在午、申位夾「未」宮;夾宮最明顯的形態是兩星互不相見,若以未宮為本位,即命宮,兩星便一在父母宮,另一在兄弟宮,由於兩星不相見,所產生的現象便會是上級與下級各有各的打量與盤算,這情況較容易出現偏鋒狀態,反差亦相對較大,即命主在某個較順勢的大運時,上下能齊心協力,顯現團隊的優勢;相反,到了另一個衝擊力較強,氣勢較薄弱的大運時,上級與下級便會構成一種不協調,不平衡的影響,與順勢時成強烈對比,正是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第二個狀況便是輔弼在未宮同宮,相比起夾宮,由於左輔、右弼能在同宮相見,造成的落差便不算太大,偏鋒亦較少,可是由於同宮的關係,所構成的團隊形態、模式也比較細小,我們可以理解為同宮過於狹窄的緣故。故此,第三個狀況,即輔弼在卯、亥位左三合與右三合會照未宮紫微、破軍,便是一種隊形浩大,團隊完整的展現;當命盤上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,很多時會顯現出命主為一個在線領導者,若再會照三台、八座,便是上、中、下級的完備形態。

          也許我們實在不需要對百官朝拱存有過份幻想,因為只有辰、戌、丑、未的紫微能工整地收合左輔、右弼;那麼,不是紫相盤便是紫破盤,兩盤的紫微皆會照前線與犧牲的破軍。意思便是紫微要有工整的團隊,必須要胼手胝足,走在最前的精神,必要時還需親力親為去維持團隊的形態。真正的強者,何需時刻在線領導?只需數個有能之士扶助,便可雄霸天下,古往今來大家推崇備至的天可汗便即如此,對嗎?

(上述內容為楚詩羽撰寫,註明出處,歡迎轉載,感謝!)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武曲在朝-vs-七殺在野

左輔、右弼的助力意義

歡迎分享:

你的意見